创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大运河通达千里、跨越古今,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近年来,乘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东风,我市以务实创新之举,构建权责明确、高效统一、保障有力的体制机制,争做大运河沿线设区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导和示范,为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累经验。
创新管理 “运河之都”树样板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之大事、千年大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运河沿线地区的光荣使命。“运河之都”淮安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走在前列”的决心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0年3月30日,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上,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下称市大运河办)、市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市文旅集团)正式揭牌成立,为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打造了实施载体。
市大运河办作为市级综合协调和督导指挥机构,统筹推进全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市文旅集团承担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工作。市大运河办和市文旅集团的成立,是淮安领全国之先探索“建管办+集团”模式的有益尝试,为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树了样板。
2021年8月,市委编委会审定印发《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机构职能编制规定》,明确市大运河办为正处级事业单位,赋予大运河办承担全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三定”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淮安市率先全国完成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设立实体管理机构的多项流程。
优化机制 “百里画廊”展新卷
里运河畔,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建成运营,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展露雏形;洪泽湖边,环洪泽湖公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淮安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大运河沿线水清岸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东港体育公园等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基本贯联淮安全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稳步推进,“运河之都”魅力再现。我市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体制优势,不断优化运营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先行,精绘蓝图。我市以《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为统领,编制完成《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补充完善道路通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行业专项规划;出台《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景观风貌及配套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提供了标准指引。
协同联动,聚力攻坚。围绕百里画廊市级规划落地落实落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百里画廊“淮上四卷·运河八园”8大重点建设任务和5项重要配套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统筹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全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样板”的决定》,进一步强化百里画廊建设的法治支撑。
用好“指挥棒”,奏响“实干曲”。将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建设纳入了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按照“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的路径,采集项目数据,实行考评计分,有效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速增效。
建设“智库” “走在前列”做表率
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离不开智力支撑。近年来,我市强化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跨学科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助力建设工作更好更快更优推进。
2022年7月14日,在淮安市理论宣传联盟暨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智库)联盟成立大会上,省社科联向市大运河办授予“淮安市大运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牌匾。
该基地由市大运河办牵头,整合了国内研究大运河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资源与淮安知名高校团队力量,与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淮阴工学院联合创建。通过发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在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领域的突出地位与引领作用,借助淮阴工学院专业研究力量,以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基地被打造成为市委市政府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智力顾问。
围绕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的目标,我市还遴选一批市内外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政策、战略规划、文化保护传承、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具有不同优势学科背景的专家、智库,围绕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联合研究,切实加强淮安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应用对策和战略前瞻研究,助力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前列”。
淮安市人民政府 我市创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http://www.huaian.gov.cn/col/16657_173466/art/17013600/1701674065423rTGGCHGY.html